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开发历程分享
智能语音交互需求的“从天而降”
最近我们公司突然提出来要搞智能语音交互功能,说是要打造无障碍沟通新体验。我一听就头大,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运营人,天天和报表、流程打交道,这智能语音交互听起来就高大上,感觉离我这日常工作十万八千里呢。
但没办法,项目没人接,最后又落到我头上了。我当时心里就想,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我既不是技术出身,也不是产品高手,这可咋整啊。
传统开发的“噩梦之旅”
一开始,我想着按照常规的开发流程来。联系了公司的 IT 部门,和他们说了这个需求。结果 IT 那边说,要开发这个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得先搭建复杂的架构,还要对接各种语音识别和合成的接口,这一套流程下来,没有个把月根本搞不定。
我一听就急了,项目有时间限制啊,哪能等这么久。而且 IT 部门手头还有其他重要的项目在做,分给我们这个项目的精力有限。我只能自己先试着摸索一下。
我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发现传统开发智能语音交互功能,代码量非常大,各种参数配置和调试让人头都大了。我照着教程写了一些代码,结果运行的时候问题百出,不是语音识别不准确,就是合成的语音听起来怪怪的。我当时真觉得,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我就想知道一个事——现在到底是人适应系统,还是系统适应人?
低代码开发的“曙光初现”
就在我快崩溃的时候,突然想到我们之前用过低代码平台来做一些简单的流程搭建。我就寻思,能不能用低代码来试试开发这个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呢?
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试了织信低代码平台。一开始,我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它能不能满足这么复杂的需求。我就先在织信上找了找有没有相关的模板或者组件。嘿,还真让我发现了一些和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相关的组件。
我试着自己动手把这些组件拖到流程里,按照需求进行了简单的配置。没想到,还真的能跑起来了。虽然一开始效果还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比我之前写代码的进度快多了。
我本来想自己搭自动审批,结果流程跑了一半发现权限没配好,哭着在织信找客服。客服还挺耐心的,一步一步指导我怎么调整权限,怎么优化组件的参数。在客服的帮助下,智能语音交互功能的效果越来越好。
测试与优化的“折腾之路”
功能初步搭建好之后,就进入了测试阶段。我找了公司的同事来帮忙测试,结果发现了一堆问题。有的同事反映语音识别在嘈杂环境下不准确,有的同事觉得语音合成的声音不够自然。
我又开始在织信上对组件进行优化。我调整了语音识别的灵敏度参数,还尝试了不同的语音合成音色。这个过程真的是折腾死我了,改一点参数就要重新测试,有时候一个小问题要反复调整好几次才能解决。
有一次,我本来以为所有问题都解决了,结果上线前的最后一次测试又发现了一个权限方面的漏洞。我当时真差点当场摔鼠标。没办法,只能又哭着在织信找客服,重新配置权限。
上线后的“新问题”
经过一番折腾,智能语音交互功能终于在织信上成功上线了。我心里想着,这下总算是松口气了吧。结果,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虽然智能语音交互功能跑通了,但是和公司现有的其他系统集成又成了问题。有些数据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流转,但是接口对接不上。我又开始在织信上研究怎么进行数据集成,这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而且,系统跑通了,填报表还是要命。每天还是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整理和填写各种报表,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并没有让我的报表工作轻松多少。
虽然织信低代码平台帮我把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开发上线了,但现实并没有突然变美好,只是从“狗都不干”变成“勉强活着”。明天又要继续处理系统集成的问题了,我已经想删库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