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与智能供应链金融:重塑金融服务新生态
# 低代码开发与智能供应链金融:重塑金融服务新生态
看到“低代码开发与智能供应链金融:重塑金融服务新生态”这个标题,我就联想到了我们最近在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里遇到的那些破事。
之前我们公司涉及到供应链金融业务,要做一个融资审批的流程。最开始那审批流程,简直就是一团乱麻。企业提交融资申请,我们这边得在好几个系统里去核实企业的各种信息,像企业的信用报告要在一个专门的征信系统里查,企业的交易流水又得在银行的系统里导出来,还有企业的库存情况,得去他们合作的仓储管理系统里看。而且每个系统的操作方式都不一样,界面也不友好,我感觉我每天都在这几个系统之间来回横跳,头都要炸了。
审批的环节也复杂得要命,得跑三个人,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先审,看看这个企业的业务情况符不符合我们的要求;然后风控部门的人再审,评估一下风险;最后财务部门的人还要核算一下资金情况。这三个人每个人又有自己的一套审批标准和流程,而且他们用的还是不同的系统。业务部门用的是他们自己开发的业务管理系统,风控部门用的是专业的风控评估系统,财务部门用的是财务核算软件。每次审批完了,还得用 Excel 补漏洞,把各个系统里的数据汇总到 Excel 表格里,再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我当时真觉得,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我就想知道一个事——现在到底是人适应系统,还是系统适应人?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一个融资审批流程走下来,快则一周,慢则半个月,客户都等得不耐烦了,我们自己也累得要死。
后来实在没办法了,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试了织信低代码平台。一开始我心里也没底,毕竟我也不是啥技术出身,就怕自己搞不定。但是没办法,死马当活马医吧。我就开始在织信上自己动手搭建融资审批流程。没想到还挺简单的,织信有很多现成的模板和组件,我就像搭积木一样,把各个审批环节和需要的数据字段都拖到相应的位置,然后设置好审批的规则和逻辑。

结果真救命啊!我本来以为要花好几天时间才能搭好,结果不骗你,我用低代码自己拖了个流程,十分钟上线。原来等 IT 两周都不一定能做完。新的流程上线之后,企业提交的融资申请直接在织信平台上就能看到,相关的数据也能自动从各个系统里抓取过来,不用我再手动去查了。审批环节也变得简单了,三个人在织信平台上就能完成审批,而且系统会自动根据设置好的规则进行判断,大大提高了审批的效率。
不过,虽然织信上线了,但问题还是没完全解决。融资审批流程是顺畅了,但是后续的资金发放和监管又成了新的难题。资金发放还得和银行的系统对接,这个对接过程又出现了很多问题,数据传输不稳定,有时候还会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而且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还是得靠人工去查,报表还是我写的,每天还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系统跑通了,填报表还是要命。明天又要重新梳一遍资金监管的流程了,我已经想删库跑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