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旅游推荐项目的坎坷之路与织信低代码平台的应用
一、旅游推荐需求的“噩梦”开场
你别说,最近我们公司接到了一个智能旅游推荐的项目,我当时一听,觉得还挺有意思的,这不就是做个个性化的旅游推荐嘛,能有多难?结果,真正上手之后,我差点当场摔鼠标。
我们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收集用户的兴趣偏好、旅游预算、出行时间这些信息,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给用户推荐合适的旅游目的地、景点、酒店啥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可真是一团糟。就说数据收集这一块吧,我们原本用的系统,表单设计特别死板,根本没办法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灵活调整。比如说,有的用户想重点关注美食,有的用户更在意住宿的舒适度,可我们的表单没法快速给他们定制,只能让他们在一堆通用的选项里选,好多用户填着填着就不耐烦了,数据质量可想而知。
而且,数据收集上来之后,处理和分析也是个大问题。不同来源的数据格式不一样,有的是 Excel 表格,有的是数据库里的记录,还有的是用户在网页上填的表单数据。我们得手动把这些数据整合到一起,再进行分析,这中间不知道出了多少错。有一次,因为数据格式没对齐,分析出来的结果完全是错的,差点就把用户推荐到一个根本不适合他们的地方去了。我当时真觉得,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
二、低代码救场初尝试
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想着试试低代码。我之前听说过低代码开发,说是不用写太多代码就能快速搭建应用,我就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选了织信低代码平台。
我先从表单设计开始入手。在织信里,我可以自己拖拖拽拽,轻松地设计出各种个性化的表单。比如说,针对那些喜欢美食的用户,我专门加了一个“特色美食偏好”的选项,让他们可以详细填写自己喜欢的菜系、小吃啥的。而且,织信还支持实时预览,我设计完之后马上就能看到效果,有啥不满意的地方,随时就能改。不骗你,我用织信自己拖了个流程,十分钟就上线了。原来等 IT 两周都不一定能做完。
有了个性化的表单,数据收集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一大半。接下来就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织信有强大的数据集成功能,我可以把不同来源的数据轻松地整合到一起。它还支持各种数据清洗和转换操作,我可以快速地把那些格式不统一的数据处理成我想要的格式。比如说,我可以把 Excel 表格里的日期格式统一转换成数据库里的日期格式,这样分析起来就方便多了。
三、智能推荐流程的“打怪升级”
有了准确的数据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做智能推荐了。这可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开始,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了一个推荐算法,结果推荐出来的结果很不理想。好多用户反馈说,推荐的景点和他们的兴趣根本不匹配。我当时特别着急,感觉自己又要背锅了。
没办法,我只能重新审视整个流程。我发现,原来的算法只是简单地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来推荐,没有考虑到旅游的季节性、热门程度这些因素。于是,我在织信里重新调整了算法,加入了更多的维度。比如说,对于一些季节性很强的景点,我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来调整推荐的权重;对于那些热门景点,我也会适当提高推荐的优先级。
调整完算法之后,我又遇到了一个问题:推荐流程跑了一半发现权限没配好。有些数据只有特定的部门才能访问,可我在设计流程的时候没考虑到这一点,结果流程跑到一半就卡住了。我当时真是哭着在织信找客服,好在织信的客服很给力,很快就帮我解决了问题。
四、效果初显与新的烦恼
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的智能旅游推荐系统终于上线了。一开始,效果还不错,用户的反馈也挺好的。好多用户都说,推荐的景点很符合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根据他们的预算和出行时间给出合理的建议。我当时心里还挺高兴的,觉得自己总算是把这个项目扛下来了。
可没想到,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系统的性能开始下降。有时候,用户提交一个请求,要等好久才能得到推荐结果。我又得在织信里不断地优化系统,调整算法,增加服务器资源。这就像一场永远打不完的仗,总是有新的问题冒出来。
虽然织信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系统也跑通了,但旅游推荐项目还是有很多要命的地方。比如说,我们还得手动更新景点和酒店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变化太快了,系统没办法实时同步。而且,用户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得不断地调整推荐算法,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像我开头说的,现实不会突然变美好,只是从“狗都不干”变成“勉强活着”。虽然织信上线了,但后续的维护和优化工作还是让我头疼不已。明天又要重新梳理一遍系统性能优化的流程了,我已经想删库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