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系统需求的“横空出世”
养老服务系统需求的“横空出世”
咱先说说我遇到的这事儿哈。前段时间,我们公司接到一个和智慧养老相关的项目,要构建一个高效的养老服务系统。我当时就懵了,咱一直做的是企业内部运营相关的低代码项目,这养老服务系统完全是个新领域啊。但没办法,项目没人接,那就“我来吧”。
我一开始就去了解了一下这个养老服务系统的需求,好家伙,这需求复杂得要命。要涵盖老人的健康管理,像日常的健康数据记录,血压、血糖啥的;还有服务预约,老人要预约上门护理、康复治疗这些服务;另外还得有紧急呼叫功能,老人有突发情况能及时联系到工作人员。这每一项需求背后都是一堆的流程和数据要处理。
传统开发的“噩梦”
我们一开始想着按老办法,找 IT 部门来开发。给他们提了需求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等了两周,IT 那边反馈说,这个系统开发难度太大,涉及的功能模块太多,而且不同功能之间的数据交互很复杂,他们还得重新评估开发周期。我当时就想,这可咋整啊,项目有时间节点的,这么拖下去可不行。
而且他们说,要实现这些功能,得写大量的代码,光是数据库的设计和搭建就得花不少时间。我一听就头大了,咱又不懂代码,只能干着急。这期间,我每天都去催 IT 进度,他们也很无奈,说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就想知道一个事——现在到底是人适应系统,还是系统适应人?本来是想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结果这开发过程就已经让人崩溃了。
低代码的“曙光”
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试了织信低代码。我想着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大不了再回到老路上。我自己上手去研究织信,发现它真的很神奇。不用写大量的代码,就像搭积木一样,自己拖拖拽拽就能把基本的流程搭建起来。
我先从健康管理模块开始,把老人的基本信息、健康数据记录这些表单搭建起来。本来以为会很复杂,结果十分钟就上线了一个简单的版本。我当时真不敢相信,原来等 IT 两周都不一定能做完的事,我用低代码自己十分钟就搞定了。
接着我又开始搭建服务预约模块,这个涉及到和不同服务人员的对接,还有时间的安排。我在搭建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流程跑了一半发现权限没配好,有些服务人员看不到预约信息。我哭着在织信找客服,客服很耐心地帮我解决了问题。
系统上线后的“小确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养老服务系统终于用织信低代码上线了。老人们开始使用这个系统来记录自己的健康数据、预约服务。一开始效果还不错,老人们觉得方便了很多,工作人员也能更高效地处理服务请求。
但是,问题还是接踵而至。虽然系统跑通了,但是数据填报还是要命。老人们对电子设备不太熟悉,填数据的时候经常出错,我们还得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去指导他们。而且日报还是我写的,每天要统计系统里的数据,分析老人的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这比我想象的要麻烦得多。
虽然织信低代码帮我们解决了系统开发的难题,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就像现实一样,不会突然变美好,只是从“狗都不干”变成“勉强活着”。明天又要重新梳一遍数据填报的流程了,我已经想删库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