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助力智能城市垃圾分类项目:运营人的酸甜苦辣
嘿,你还别说,最近我就被卷入了一个跟低代码开发和智能城市垃圾分类有关的项目里,那简直是一把辛酸泪啊。
那天老板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跟我说:“咱们要搞个智能城市垃圾分类的项目,你负责运营这块。”我当时就懵了,心里想着这啥啊,我虽然是个运营人,但这智能垃圾分类我之前可没接触过啊。不过没办法,老板安排的任务,硬着头皮也得上。
刚开始的时候,我就面临着一堆问题。首先就是数据收集这块,要收集各个社区的垃圾投放数据,可这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里。有的社区用的是自己开发的简单系统,数据格式乱七八糟;有的社区用的是老旧的 Excel 表格记录,还经常出错。我为了收集这些数据,每天都要在不同的系统和表格之间来回切换,头都大了。审批得跑三个人,每人一个系统,最后还要 Excel 补漏洞,我就想知道一个事——现在到底是人适应系统,还是系统适应人?我当时真觉得,系统不是来提升效率的,是来拉我下水的。
然后就是流程梳理,垃圾分类涉及到多个环节,从垃圾投放、运输到处理,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流程和规则。而且不同社区的情况还不一样,有的社区有志愿者监督分类,有的社区完全靠居民自觉。这就导致流程特别复杂,我在梳理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怎么都走不出来。我本来想自己搭自动审批,结果流程跑了一半发现权限没配好,差点哭出来。

还有内容分发这块,我们要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和规则,可这内容怎么分发出去呢?传统的方式就是在社区张贴海报、发传单,效果并不好。我们也想过用线上渠道,比如公众号、小程序,但这些平台的运营也不简单,要做内容策划、排版、推送,还得考虑用户的反馈。我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些事情上,感觉自己都快变成一个内容编辑了。

就在我快要崩溃的时候,我们那会实在搞不定了,就试了织信低代码。刚开始我也没抱太大希望,就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吧。结果没想到,这织信低代码还真救命。我用织信低代码自己拖了个流程,十分钟就上线了。原来等 IT 两周都不一定能做完。我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快速搭建出各种应用和系统,比如数据收集系统、流程管理系统、内容分发系统等等。而且织信低代码的操作很简单,像我这种不是技术出身的人也能轻松上手。
有了织信低代码,我就开始了边学边崩溃边上线的日子。我一边学习织信低代码的使用方法,一边根据项目的需求进行系统的搭建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系统的稳定性、数据的准确性、权限的设置等等。有时候我真差点当场摔鼠标,但还是得硬着头皮去解决。
有一次,我们的数据收集系统突然出现了问题,导致部分数据丢失。我当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联系织信的客服。客服很耐心地帮我排查问题,最后发现是一个权限设置的问题。在客服的指导下,我很快就解决了问题。从那以后,我对织信低代码的信心更足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智能城市垃圾分类项目终于上线了。刚开始的时候,效果还不错,数据收集变得更加准确和及时,流程管理也更加顺畅,内容分发也更有针对性了。我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结果刚上线第三天,领导说要换审批人,我又开始崩溃了。
现在,我还在这个项目里挣扎着。虽然织信低代码帮了我很大的忙,但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明天又要重新梳一遍流程了,我已经想删库跑路,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干下去。